這是好味香麵店,熟門熟路的客人也會叫它做香Q乾麵。
麵攤的掌門人自然而然地被稱呼為「香Q阿姨」
在澳洲時,友人告知香Q阿姨因為身體健康因素,決定只賣麵賣到今年。
這消息真是令人震驚啊!當時我就決定,回台無論如何一定要再次拜訪阿姨,再去朝聖最後一次。
話說香Q乾麵這個店名的由來也很神秘,因為早期阿姨開店時,沒有店名,
她的招牌上只寫著她的主打商品「香Q乾麵」,所以久而久之,大家都叫它香Q乾麵,
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店名...連阿姨贊助學校辦活動,感謝狀上面也只有打上香Q乾麵....
可能到了後來阿姨才發現他沒有店名,所以在開店很久之後,某天她就掛上了「好味香」的招牌。
我也曾經幫它發起正名活動,但是大家已經叫順口了,已經回不去了, 還是叫他香Q乾麵比較習慣
阿姨總是會叫我老闆,因為大四的時候,就是在她家隔壁的公園賣關東煮,
時常跟她借水,肚子餓了就跟她叫麵;我們關東煮結束營業後,把我們的碗全送給阿姨賣麵。
所以雖然一年沒有見面了,阿姨一見到我仍然是親切的叫我老闆。
雖然知道這應該是最後一次光顧阿姨的麵店了,但我並沒有叫非常豐盛的菜色,
僅叫了一碗小的香Q乾麵。
阿姨的麵店,說不上什麼上等的美味,但卻是我大學生活許多回憶必備的調味。
還記得我第一次買香Q乾麵,是大一的時候,那時每天都忙著練習啦啦隊,
一下課便衝往華山國小,也就是我們練習的秘密基地,由於時間十分緊湊,連吃飯的時間都不是很多,
阿姨的麵店剛好就在我們從學校到練習場地的路上,在好友阿三的推薦下,第一次買了一碗小的香Q乾麵,
急急忙忙地帶去秘密基地吃;當我打開袋子,把麵倒進碗中,我真的嚇到了,份量也太驚人了吧!!!!
這在我們行話(哪一行?就是常吃香Q乾麵的這一行拉,哈哈)就稱阿姨的麵為「聚寶盆」,
因為吃了五分鐘,怎麼感覺麵都沒有變少的跡象。
當我吃著這一碗最後的香Q乾麵,讓我想起了好多過往的回憶,
由於第一次來買麵時,那時阿姨也剛開業不久,所以生意還沒有像現在如此興隆,
阿姨逢人就親切地問候:「還合您口味嗎? 夠不夠吃呀??」
不出幾個月的時間,CP值超高的香Q乾麵就這樣在小港地區闖出名號。
每到用餐時間總是可以看到大批人潮,但阿姨對於莘莘學子的照顧,不曾減少。
餐點的份量依然是爆大碗!!!
綜合燙青菜叫一盤小的來,不久就會看見一座綜合燙青菜小山丘出現在你桌上。
大二的最後一天,考完丙級就要打包行李離開高雄去台北實習,
考試前特地來跟阿姨道別,叫了一碗麵,阿姨聽到我要離開高雄一年,
豪邁地跟我說:「來!今天這一碗,讓你不會忘記阿姨!」
幾分鐘後,出現了一碗雙倍份量的「小」香Q乾麵...
實習結束後,騎著三輪車環島,到了高雄,由於遇到莫拉克颱風,
導致我們的進度停滯,街上開店的店家所剩無幾,阿姨的麵店就猶如暴風雨中的一盞明燈,
刮暴風雨的那幾天,我們幾乎天天到阿姨家報到,阿姨也很體恤員工,都叫她們別來上班,
自己卻還是賣命地開店,阿姨見到我們,招待一大堆東西,
又是燙青菜又是滷味的,吃的我們都不好意思了。
而且在後幾天,因為颱風,菜價飆高,阿姨沒有菜可以招待我們,她還是端上了一盤豆芽菜。
我們都快哭了,雖然一直跟她說不用,但在她眼裡,每個去吃麵的小朋友,都是她的孩子,深怕我們省錢沒吃飽。
阿姨跟我聊了很多,但她始終沒有停下來過,客人還是不斷的湧現。
阿姨最開始的打算,是希望熱血佃煮的老闆之一"阿欽 "能夠來接她的店,
只是阿欽已經在澳洲了, 她也問我要不要接她的店,她說要是交給我們,她會很放心。
不過我也又要再去澳洲了= =
阿姨說目前是有人想要接下她的麵店,但是一切都還在談而已,
她也告訴我,也許之後味道都完全不一樣了。
這次的小港之旅,深刻的體會到景物依舊,人事已非。
這下子連阿姨都要跟我們說再見了,在最後的最後,很不捨地站在門口多跟阿姨聊一會。
阿姨趁著空檔,跟著我說:「你們要好好保重喔」
就像媽媽對孩子那般,可以感受到阿姨是發自內心地關心我們。
我也跟阿姨說要好好保重,明年再回來看她。
但我最想跟阿姨說的是,阿姨,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接下您的麵攤,
但是我們已經繼承了您的精神!我們會連同阿姨那一份繼續努力下去!